一流学科—中医学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作者:学科建设办公室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5-20 17:00:06
A A A

1.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学科,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学科。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及教学平台4个,省部级科研及教学平台10个。

2.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2.1学科方向

经过多年的积淀发展,目前已形成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脑病中医药防治临床与基础研究,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经典理论与经方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针灸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骨退行性疾病中医药防治临床与基础研究。

2.2优势特色

学科在内经研究、中医思维方法构建、针刺治疗乳腺病、神经退行性及消化系统免疫炎症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面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拥有一批以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教授、国内知名专家张登本、邢玉瑞、刘智斌、闫咏梅教授等为代表的优秀专家团队。出版的《中医思维方法 》、《中医经典词典》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科基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60余年临床经验所提出的脑当为脏论以及痰瘀毒损理论,完成了脑病痰瘀毒损理论体系构建。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开创的针刺治疗乳腺疾病为针灸国际传播及中医药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4.生源情况

本学科生源充足,生源地主要包括陕西、四川、河南、湖北、山西、甘肃等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主要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以应届考生为主,生源质量较高。

5.国内外影响

历经60余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先后培养出了以国医大师张学文,国医大师郭诚杰,国医大师雷忠义,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胡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姜良铎、赵百孝、刘铜华,天津中医药大学杜元灏,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杨金生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优秀校友,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深受老百姓信赖、医术精湛的临床医生。学科先后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校际科研与医疗合作,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00多名中医学专业人员,在瑞士日内瓦建立的中国瑞士(日内瓦)中医药中心,为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友情链接: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 招生咨询:029-38185360管理入口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版权所有: 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